close

DSCN3164.JPG

某天下午,沐少爺們在家門口玩耍,沐爺騎走了沐二公子平常在騎的車,公子看哥哥騎的飛快,也想騎哥哥正在騎的那一台車。
沐爺說:是我先騎的。
沐娘跟沐爺說:你給弟弟騎,我等下就帶你去買你想吃的甜甜圈好不好?
沐爺聽了,雖有點不甘願,但還是把車子讓給沐二公子騎。

育兒的過程中,我們滿常會用”你聽話,我等下就給你吃○○”的方式,與孩子進行條件交換。
在有了"得到想吃的食物"這個動機後,會比較容易誘使孩子願意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,這是種常見的育兒手段。
但我們時常會糾葛在"這個方法到底適不適合"的問題上。

沐娘也常在考慮這個方法到底好不好。
在認定這樣的育兒手法是否合宜前,我想我們應該先知道,這個方法為什麼會有用?

這個方法之所以有用,主要在於它讓孩子有了"動機"。
因為聽話,就可以吃到平常不會吃到,但自己很想吃的東西,所以聽話這件事情,在這個時間點就值得自己去做。
OK,因為值得,所以去做。
這樣的原理很簡單,只要讓孩子覺得這件事情值得,孩子就會照做,這樣的教養法,叫做激發孩子的”動機”。

動機這個點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很重要。
沐娘最近看了幾本關於如何教孩子主動學習的書籍,裡頭圍繞的話題,就是如何以各種溝通方式激發孩子的"動機"。

關於激發孩子的動機,沐娘考量的例子是關於自閉/亞斯兒的治療方式。
參考的是這本書:「自閉/亞斯而強化動機治療手冊」。

DSCN3338.JPG

只是,為什麼沐娘要先從自閉症如何治療去討論動機這件事情呢?
因為自閉症的患者,就是社交能力、語言能力有障礙一群人,低功能自閉症的話,還會伴隨堅持度高但學習力差的特性。
他們的這些特性,會嚴重到無法自理生活。

但假若我們拿這幾個病徵來反思我們自己:即便我們有自理生活的能力,但我們的社交能力、語言能力及主動學習新事務能力就真的沒有障礙嗎?
別人我不敢說,沐娘覺得自己其實多少還是有些障礙,有時候我會怠惰,會不想與人社交,也會不知如何回應別人,只想待在舒適圈不想學新的東西,這幾個狀況都會讓我覺得自己也有點自閉自閉的,只是我的情節沒有嚴重到無法自理生活罷了。
在把正常人跟自閉症患者看做同一類人,只是症狀嚴重程度不同,若某種治療方式是對自閉有效的話,那我想,若以對症狀最嚴重的這群人的有效治療方式,來對自己或孩子,那一定就會有效。

在這樣的假設下,我們來看這本書中介紹的方法。
書中所提的方式其實並不複雜,內容也相當科學,治療手法是用”強化動機”的方式,並同時對照傳統治療的效果。

以傳統治療法訓練自閉症兒童,讓他們會講話的方式,是用圖卡。
治療師會重複讓孩子看同一張圖卡,教他圖中的物品的名稱,直到他會講。

而這本書中提到的核心反映訓練所使用的方式,是拿著自閉症孩子實際想要的物品,且一定要是實物,引導孩子唸出該物名稱,起初如果只要孩子能說出答案,即使只是發類似的音也沒關係,成人就把東西給孩子,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語言有實際效用,用這樣的模式激發他發音的動機。
後來孩子逐漸認知到一件事,那就是只要他依指令回應或做動作,就能得到他想要的東西之後,治療人員就可以再慢慢要求準確度。
用這樣的方式,誘發孩子說話及正確回應的動機,讓孩子更有興趣在學習新事物上,最後,讓他們能與正常孩子互動,並有能力正常生活。

這樣的教育模式看起來相當眼熟,大家應該都會,只是自閉症的患者會需要比較久的訓練治療。
而且若是自閉症的孩子厭惡治療,抗拒治療,就會出現干擾行為。
干擾行為通常是吵鬧、跑跳或不配合。
這樣的狀況其實在正常孩子身上也滿常見的,只是正常孩子的行為比較容易被控制。(但沐娘覺得3-5歲的孩子還是難控制)

就正常孩子的狀況來看,當孩子在溝通上有障礙時,他們會退回到原始的溝通模式—哭泣,這時我們通常會要求孩子們用講的,當我們這樣堅持後,孩子為了要達到目標,其動機就會讓孩子忍住哭泣,嘗試用語言表達的方式嘗試跟大人溝通。
但自閉症的孩子溝通能力有障礙,會比較缺乏溝通的動機,所以他們通常不會像一般孩子一樣學習嘗試換個方式溝通。
在無法溝通的狀況下,他們要不選擇退化,要不就選擇放棄。
孩童若是使用退化的手段,師長很容易就會對自閉症童帶入”處罰”這個教養法。
只是,若教養走到了處罰這一步,而孩子依然堅持不肯學習溝通的話,那幾乎就只剩下放棄選項了--看是大人先放棄還是小孩先放棄。

孩子若是放棄,教養結果就會被導向”習得的無助”。
“習得的無助”是個殘忍但有名的實驗。
這個實驗,是將小狗以鞍具,然後施以電擊。
起先小狗會想逃走,幾次逃跑無效之後,小狗就會放棄掙扎,鬆開小狗之後,再對小狗施予電擊時,他就會不掙扎,默默承受電擊。
接下來,將小狗帶離,讓他們知道自己已經自由,在這樣的狀況下,如果小狗再次被放上電擊板,他還是會默默的忍受電擊。

但是!!!
這個實驗還有後續。(這個後續很少在親子育兒的文章中看見,大家都只以前半段作文章,在此書中我第一次看到這個實驗的後續。)
書中敘述,假如實驗人員不是用”帶離電擊板”的方式讓小狗離開電擊板,而是改由”輕推小狗”的方式,使小狗離開電擊板,讓小狗知道,牠可以靠自己離開電擊板,啟動他們想要”靠自己”逃跑的動機,那小狗後來就能學會自己逃離電擊板。
也就是,當小狗知道他們的行為(逃),跟他們想要的結果(不被電擊)有關,牠們才會嘗試離開。

在很多動物及人類身上都有類似的反應。
所以我們在教養上,會儘量建議以誘發孩子的動機的方式,並給予孩子正向的回饋,讓孩子有正向的反應,另一也避免他們學會放棄。

只是在誘發動機和正向回饋的原則下,我們還要特別注意「社會規範」與「市場規範」的問題。
這個實驗很有名,是以經濟學的角度去看人的心理及反應。
案例是這樣的,有個幼兒園,原先對於遲到的家長,都是以口頭勸導的方式,請家長接孩子時不要遲到,通常家長經過勸導後,會稍微收斂,但可能過了一陣子之後,又故態復萌。
後來學校祭出罰款,但久了之後,遲到的家長反而不減反增。
最後,學校取消罰款制度,家長遲到的狀況就更嚴重了。

這個案例中,口頭規勸我們可以看做是社會規範,是以道德去約束家長;而罰款是市場規範,以可量化的金額去定義遲到。
起初,當遲到被以社會規範去約束時,家長在被勸導時,多少會有點罪惡感,這樣的罪惡感也許能讓家長記得準時接孩子一段時間。
但當遲到被定義一個價格時(罰款),那在罰款的同時,家長的罪惡感就消失了,也就是沒了社會規範。
後來學校取消罰款時,更是等於沒了社會規範、也同時沒有市場規範去約束家長,所以最後家長遲到的狀況就回不去了。

我們把這個實驗觀點,帶回育兒教養的問題中,這樣的概念,我們最常見的育兒手法就是給點或是給零用錢的獎勵機制。
當一件事情,特別是家事或是功課,被以點數或是金額去定義其價值時,那當孩子若是沒了誘因(獎勵收回),或是誘因不足時(孩子不需要錢),那孩子就不會主動去做家事或是學習了。

囧!
這個結果應該不會是大家想要的。
提個題外話:這個實驗是沐爹告訴我的,所以我們曾經講好,未來在家事分配與孩子的功課上,我們絕對不用給點和給錢的方式去教孩子,一定用”學業是自己的”、”家事大家要分攤”(社會機制)的原則去約束孩子。

另外,我在決心避免教育被導入市場機制時,我就必須考量”情緒勒索”的問題。
畢竟維持教養在社會機制下運作是很惱人的,我會需要多次鼓勵、提醒、唸、罵、恐嚇孩子。
沐娘不是完人,情緒勒索這招我當然也用過。

為了要提升教養強度,有時候我與孩子的溝通、不小心就會帶有”情緒勒索”。
真的很難避免啊!

情緒勒索好不好用呢?
就我的經驗,我覺得這招對學齡前的孩子很好用啊!
但勒索久了,就怕孩子會”習得無助”,所以對於情緒勒索的手段我小心、斟酌著用。
只能說教養手段強弱請大家各自衡量。

唉~~~寫到現在,沐娘發現育兒好難,這個也不好、那個也不好的,只能說教養真是門大學問啊!
但在這之間,沐娘還是有得到一個結論,那就是:“鼓勵代替斥責”
鼓勵算是比較沒有踩到雷的育兒手段,盡可能用鼓勵的方式誘發孩子有正向回應的動機,這樣是比較好的教養方式。

但鼓勵也有很多眉眉角角,要以口頭還是物質就看各家長取捨,在此不多敘述。(網路上有很參考文章請自行古哥)

最後話題回到”鼓勵 v.s.利誘”的問題上。

在孩子小的時候,我們常會運用這些手段在管理孩子的行為。

某些一次兩次的行為,我們需要立即讓孩子做修正的,我覺得偶爾用到利誘的方式,應該是無傷大雅,不過事前提醒,與事後跟孩子說明正確的價值觀是必要的,並且我會儘量控制自己,盡可能以社會規範去約束孩子。
但對於像家事或是課業之類,還有行為問題,關係到社會道德的,我就會克制自己,只用口頭鼓勵、規勸甚至要求的方式去教孩子。
即便過程中可能會帶有一點點的情緒勒索,但我也會傾向嚴格地把我的教養手段控制在社會規範的界線內。

當然,各家觀點不同,大家取自己可以接受的即可。
以上是沐娘的想法,跟大家分享。

arrow
arrow

    沐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