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DSCN6118  

語言是種約定成俗的東西!

 

小嬰兒不會講話是件令人感到麻煩的事。

但是在初生嬰兒學會父母語言之前,他們還是會想辦法讓大人知道他的需求--用哭的。

剛出生的小嬰兒,於不同的需求下,是會改變哭的聲音的,有時候是放聲大哭,有時是哀哀悲泣。

就像是有話要說一樣。

不過忙碌的爸媽們可能不容易辨識出來。

只是如果爸媽沒有盡快讀懂寶寶的哭聲,當寶寶們哭久了累了,就會放棄溝通,逕以哭聲來宣洩情緒。

那這時候就只有一種哭聲--我好難過的哭聲。

4年前的新手沐娘就是這樣,原本沐爺出生時哭的聲音都不一樣,但是沐娘當時聽從家人說的"孩子不哭就不要抱",總是等到沐爺哭了才抱起來餵奶,沒有很認真去觀察、去回應沐爺其他的需求,過沒幾個月,沐娘就再也聽不出沐爺的哭聲有什麼區別了。

這樣的狀況一直持續到沐爺快一歲,聽得懂大人說話內容後才漸漸改善,當時沐娘還寫了篇文章記錄下這件事。(請看沐沐說-肯定與否定 )

 

期間沐娘曾有想讓沐爺學嬰兒手語,好讓沐娘能馬上了解沐爺的需求,不過當時是失敗的,沐爺從沒理會過我的嬰兒手語。
(... ...嘆。)

 

有人說,哭是用來表示負面情緒,人對生活感到無助且無力改變時才會哭。

沐爺當時那篇文章我就寫過這句話,這次一樣再寫一次。

因為沐娘覺得,當時的沐爺已經放棄與我溝通,並無助且無力改變他的生活。

這件事情沐娘一直惦記在心裡。

後來沐娘懷了沐二公子時,沐娘就告訴自己,再給我一次機會,我一定好好搞懂我的孩子想要什麼,我決不要讓他絕望哭泣,不要讓他放棄對話。

所以這次,我一樣很乾脆地請了留職停薪,從孩子出生起,全天候陪伴沐二公子,仔細聽他發出的每個音,用心歸類他每個反應和回應。

累歸累,但這次我抓住了二公子的話語。

當他發出"啊啊!"的聲音時便是要喝奶。

雖然有時候可能前一個小時才剛喝完奶,他便再重複發出這樣的聲音,但是我還是不厭其煩地將他抱起來親餵(這件事要親餵的媽媽比較做得到,不然重複泡奶溫奶真的會搞死人。),二公子果真會喝個幾口奶。

有時候哀哀哭泣時是想要換尿布,生氣哭聲帶著扭動時是想睡覺。

965f09e0aff4445cb4c449efe4b4e311.jpg!hd

二公子發出訊息的同時,我會對著他先詢問:你是不要想要喝奶呢?

藉此讓他連結到我使用的語言。

約定成俗嘛!

二公子跟沐娘約定用"啊啊"來表示喝奶,沐娘用"喝奶"兩字來教他,以後會說話的之後要這樣說!

可以成功溝通之後,我們也不需要使用第三方的嬰兒手語了。

這樣的溝通只要維持到二公子四肢的大動作開始發展之後,就可以開始使用肢體語言。

像是張開手要媽媽抱抱,指東指西要這個要那個,到時候就會更好溝通了。

 

在孩子會說母語之前,他們並不是不會表達!

傾聽寶寶的語言,是親子溝通的第一步。

身為孩子的母親,孩子你說的話我都想聽,就算是這種非母語的溝通我都不想放過。

所以不要只對著我哭泣,有話,要告訴娘!

arrow
arrow

    沐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