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旦連假到處都人擠人,還是留在家裡做東西吃好了。
沐爺在家閒著沒事,又開始手癢,纏著沐娘要做餅乾。
可是沐娘我做膩了耶!換種不同的吧!
所以我就問沐外婆,以前我們小時候,她會讓沐娘揉麵團,隔天煎成蔥油餅給我們當早餐吃的那種蔥油餅麵團怎麼做?
沐外婆就教沐娘,這個要用"燙麵"來做。
燙麵就是用熱水加入麵粉中,把麵粉先燙熟揉成的麵團。
材料很簡單,就是麵粉、鹽、蔥跟油,還有最重要的"熱水"。
先煮好一小鍋的滾水備用。(約95℃,所以可以先煮開水,水滾後關火再開始備料。)
主要材料麵粉,家裡人比較多,直接開了一包1000g的,整包倒進鍋子裡。
再放入鹽,沐外婆教沐娘加1匙半(家庭食譜就是這樣,不會量的很準)。
滾水,沐娘目測大概有到1000cc吧!(沒有很準也沒關係啦!)
倒進麵粉裡攪拌。
然後就可以開始搓麵團了!
滾水倒完後,鍋子裡還有很多麵粉,多的麵粉後續再加冷水一起揉成型就可以了。
做蔥油餅的燙麵不太要求一定要全燙麵,成功率很高,很適合在家自己做。
沐娘揉沒兩下,沐二公子就開始哭哭,所以換手給沐爹。
沐爹對揉麵團也是很有興趣的,就帶著沐爺做到完。(沐娘就退居成攝影紀錄啦!)
二公子在一旁觀摩。
沒多久表弟旺嘎C也來了,一起揉麵團吧!
因為旺嘎C還小,他手上的麵糰沒多久就掉地上,所以那塊麵團就給他當玩具了。
不過旺嘎C揉起麵團也還滿有架式的。
沐爺說他在工作,很忙的。
在三個男人努力揉麵的同時,我們繼續聊麵團。
麵粉這種東西很有趣,簡單的粉末可以做成很多好吃的麵食。
做的方式也大相逕庭,沒有問過或查詢過作法,其實沐娘也不敢自己亂做,因為沐娘自己不太喜歡浪費食材,如果做失敗了,沐娘會很難過。
以前小的時候,揉麵團是沐娘的工作,沐外婆給沐娘的,總是一個放著麵粉的鍋子,裡面有一小團麵糰,我再把他和揉成形。
從前不懂沐外婆怎麼不讓沐娘自己加水就好,現在自己做過一次總算明白了。
(因為第一次是加滾水啊!媽媽怕我燙著了。)
可是我還是覺得很奇怪,做成麵條的麵團,和做成包子饅頭的,還有蔥油餅的麵團,到底差在哪裡,為什麼平平都是麵團,其性質為什麼會差這麼多呢?
原來麵團的含水性和筋性會影響後續加熱的方式和口感。
沐娘網路上看到了這篇"周老師的美食教室"中分享"冷水麵及燙麵"的文章,內有相當詳細的說明,覺得非常清楚明瞭,附上連結給大家參考。
認真的男人最帥,那今晚最帥的應該就屬旺嘎C莫屬了。
另外在一旁的是沐外公和稿威(多話)的沐二公子。(沐外婆在另一邊監工沒拍到。)
二公子晚上不太舒服,一直哀哀叫,又沒有便便,應該是脹氣肚子不舒服,讓娘幫你揉揉肚子。
揉好麵糰後,麵糰分小份,抹點油,包入蔥後用小袋子分裝或用保鮮膜包好都可以,冰入冰箱。
隔天吃就冰冷藏,沒有馬上吃掉就冰冷凍,要吃前再拿出來退冰。
麵團桿開來煎熟,就是好吃的蔥油餅了。
自己加蛋不用5塊錢,便宜!
因為麵團調味不重,所以可以另外再刷點醬油,要加辣加起司夾火腿的自己加唷!
使用的材料:
1.高筋麵粉1000g
2.鹽1.5匙
3.滾水1000cc(約95℃)
4.冷水適量
5.沙拉油適量
6.蔥花適量
前三項材料混和後,以適量冷水揉成麵糰,分成小份後抹油包入蔥花,要吃前桿開煎熟即可。
做蔥油餅很簡單,成本也很低,不過要花點時間就是。
這是沐娘小時候常吃的早餐,因為自己做比較省,所以當時經濟狀況比較差的情況下,沐外婆都自己做東西給我們家3個孩子吃,這樣才能用比較少的錢讓大家都吃飽。
自己做的東西,孩子都會吃比較多,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做個蔥油餅來吃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