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不是你讀書他就會看的,至少對一歲前的孩子是這樣。
留職停薪這一年,我希望我能教沐沐看看書。
雖然我看了資料,聽了建議,可是在執行時還是感覺有點挫折。
網路上關於寶寶親子共讀的資訊,我覺得滿籠統的,說的大概是"要父母的陪伴"、"寶寶一開始只會啃咬,建議可以提供布書或是硬紙書"、"孩子會撕書是正常"、‧‧‧等,之類的建議。
不過即使是如此懵懂,不知不覺中,沐沐現在也已經自己會看書,也喜歡看書了,所以沐娘還是來做個心得報告。
沐沐接觸書的時間大約是六個月左右(應該更早),是"超級嬰兒通"這本書的建議時間。
但是沐娘說實在話,六個月要有"看書"的感覺真的很難,六個月大的沐沐只喜歡遠視野和動態。
不過沐娘覺得親子共讀初期最重要的,不是跟寶寶一起讀書,而是讓寶寶看到你在讀書。
古人說"耳濡目染"嘛!總是要做個樣子給孩子看看。
因為沐沐是第一胎,所以我也是照書養,沐沐在玩的時候我就會在旁邊看書。
這時候沐沐只要看到我把書拿出來,就一直要來看我到底在看什麼,明明裡頭都是字,還是硬要搶走我正在看的書整個丟過來又甩過去,我不看的他還不要。
這時候建議媽媽可以自己挑本喜歡的精裝書來看,放鬆一下帶孩子的疲憊,也比較耐摔。
親子共讀第一個遇到的問題,就是小人的嘴巴。
這時候小本(如手掌大小)的硬紙書是不錯的固齒器,沐沐很賞臉(冏,這不是正確用法好嗎?沐沐。)
很多人建議可以買布書,但市售的布書價格都不便宜,沐娘是自己縫了一本(就是下圖橘色那塊布)。
結果沐沐不喜歡不織布的口感,連咬都不想咬,棄若敝屣。
從此沐娘就不考慮布書或洗澡書了。(所以這部份沒什麼可以跟大家分享的)
沐沐學看書遇到的第二個問題,就是沒辦法好好翻書。
1歲之前,孩子手的力量控制不穩定,硬頁的翻不開,薄頁的會抓破
但一開始還是建議買厚頁的書,比較耐摔不會壞,也比薄頁的好翻,還可以避免媽媽因為書被破壞而爆走,讓寶寶能有多幾次翻書的經驗。
沐娘我為此還花了點時間給沐沐練翻書(愛讀冊-跟沐沐介紹什麼是書)
但能夠翻就真的比較能夠自己看了。
沐爺:娘,我翻不到我要看的啦!不開心啦!
沐沐學看書遇到的第三個問題,就是看不懂。
為了要讓陪沐沐讀書,所以我也買了不同種類的書陪沐沐試讀看看:有繪本、有觸摸書、有翻頁會動的、還有掌上型的小書,有時候自己看的母嬰雜誌也拿出來給他看看。
但到目前為止,能讓沐沐專心最久的不是繪本類的書籍,而是一面只有一兩種明確圖案或動物的書。
可能跟孩子年紀小,專注時間長短有關。也有可能是因為嬰兒的生活經驗還不夠豐富,聽不懂什麼叫做"遇到挫折要勇敢站起來"之類的道理。
對不滿一歲的孩子,在親子共讀時說這麼長的句子,在寶寶聽起來可能有如雜訊。
所以同樣是唸書,有故事性的繪本或是圖面複雜、圖形太過抽象的書,沐沐看兩頁就不看了。(就像下圖沐沐手上那一本。)
但是圖形明確的書,沐沐可以邊看邊聽我念他們的名稱,整本念了兩回還要我再念。(如下圖)
而我陪鄰居嚕嚕小姊姊(現2Y)的讀書狀況,發現到1歲半前共讀也都還是以指認熟悉的物體為主。
嚕嚕最喜歡的是"包姆與凱羅"的那套書,但是也不容易從頭依序翻到尾,因為她也是找自己懂的東西去指認。
所以就算是讀繪本,也要選畫風寫實,辨識度高的那種比較適合,共讀的時候先從物體的名稱開始,以短的名詞去對應圖形,讓寶寶看書時能鎖定明確的目標。
所以一開始要上手的話,沐娘比較建議買一面只有一兩個明確圖案的書籍。
念的時候不用等待太久,在孩子失去興趣前就要換下一個目標,最好是念一兩個名稱就翻頁,讓翻頁的動作拉回孩子的注意力。(這招對我家沐沐很有用。)
不單只是配合孩子的專注力,還有建立爸媽"想唸書給孩子聽"的自信。(不這樣,沐娘也沒有動力繼續讀下去。)
以下是我唸書給沐沐聽的狀況,沐沐一歲之後大概就能有這樣的成果了。
雖然1歲前親子共讀的成效不明顯,但提早讓孩子接觸書,沐娘覺得還是有需要的,而且裡頭的內容最好跟生活有連結。
沐沐在10個月的時候,某次看到電視上的貓熊竟然有反應,因為我買的書裡面有一面是貓熊,我馬上翻出那一面給他看,沐沐就開心地叫了起來,之後他就越來越喜歡看書了,可見沐沐的小腦袋是已經開始運作的了。
總結:
一歲前親子共讀的入門書選購,我個人建議是圖形明確貼近生活。
不用多,有喜歡的一兩本就很好了,因為有時候自己的書也可以拿出來給孩子看看。
如果要"買書"卻也不用限制哪一種,我覺得各種類型和材質都可以買,反正現在不愛看,說不定大一點就會喜歡。
讀的時候可以循序漸進地多加一兩句形容詞,久了就能編一個故事了。
以上就是沐娘跟沐沐一年以來親子共讀的心得,跟大家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