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前,因為沐爹沐娘忙於工作的關係,曾經把沐爺獨自留在爺爺奶奶家一段時日。
(詳情請看沐爺的生活--沐爺台南托育成長總結)
當托育的時光結束,沐娘再次見到了沐爺時,覺得沐爺成長了許多。

所以沐娘很想知道,沐爺在台南的時候,到底遇見了那些人,過著怎麼樣的生活?

聽說,那些日子,沐爺不是跟著沐爺爺去送貨,就是跟著沐奶奶去包水餃,然後去公園溜滑梯,或是去找沐奶奶的朋友喝茶聊天。
讓沐爺跟著爺爺奶奶去送貨,
是種很棒的機會教育,在送貨的過程中,沐爺爺沐奶奶與店家的對答和互動,更是良好人際關係的培養示範,很值得孩子學習模仿。

DSCN7519.JPG

除了送貨之外,沐爺跟著沐爺爺工作時,還學了怎麼開堆高機。
當然實際上是學好玩的,但從此,堆高機對沐爺而言,就不只是玩具模型,因為他知道堆高機到底是做什麼用的。

DSCN7515.JPG

沐爺爺很疼沐爺,為了討孫子歡心,沐爺爺可是使出渾身解數。只要是沐爺喜歡的,愛吃的,都盡可能幫他弄到。
為了沐爺,
沐爺爺還特地在倉庫前種了很多的草莓,讓沐爺每次回到台南都有無農藥的草莓能吃。

​ ​DSCN7516.JPG

真是超疼孫的阿公。

在台南,沐爺如果沒有跟著沐爺爺,那他平常會跟著沐奶奶去包水餃。​

0c4b26cea46740a99a123a388bca6ba8.jpg!hd

沐爺跟在沐奶奶身邊"練"了3個禮拜的包水餃,經過3週的訓練後,沐奶奶說沐爺水餃包得比她還快,讓她來不及幫沐爺重包。(到底是在訓練沐爺還是在訓練沐奶奶?)
沐爺在沐奶奶身邊似乎學到了包水餃的基本要領。

今年年假期間,沐娘再度帶著兩個孩子去探沐奶奶的班,想了解沐爺在沐奶奶包水餃的時候都在做些什麼?

沐奶奶很高興沐娘帶著兩個孩子來看她,沐奶奶的頭家和一起包水餃員工也都很熱情歡迎沐爺。
還記得大家嗎?
應該是沒忘啦,只是目前正值愛耍酷年紀的沐爺,怎麼樣都不肯開口跟大家打招呼,還好大家也不是第一天見到沐爺了,所以並不太介意沐爺的小脾氣。

在沐娘還在跟大家打招呼,順便跟大家介紹二公子的時候,忽然間,我發現沐爺跑不見了。
沐奶奶一派輕鬆,說他可能跑去隔壁大樓了。

跑去隔壁大樓!!?
原來沐爺跑到了隔壁大樓玩,大樓管理員對沐爺很熟悉,而沐爺在這也很放肆。

039b626918264abd8ae5310d5db22215.jpg!hd

大樓管理員跟沐娘說,沐爺常跑到他這裡來,沐爺很聰明,會幫他把郵差寄來的信,依著住址號碼分頭到各戶的信箱裡。
聽到這裡,沐娘心想:不,不是我的孩子聰明,是我要謝謝你們,代替我這個忙於工作的媽媽,教導他、給他練習認數字的機會。
我一直以為,沐爺認識的人也許只有沐奶奶的老闆和員工罷了,沒想到他連隔壁大樓管理員都認識了。
感謝他對沐爺的照顧。

沐奶奶工作結束後,她通常會帶沐爺去朋友家喝茶聊天。
假如沐娘在的話,沐奶奶也會找沐娘一起去。

老人茶,一堆長輩們泡茶聊是非的場合。
這樣的聊天聚會,性質與那種廟前樹下地方耆老泡茶聊地方八卦的聚會差不多。
沐爺很喜歡喝茶,跟伯公討茶喝也沒在客氣的,也很有心在模仿伯公泡茶,因此他很討長輩們的歡心。

也就是因為沐爺愛喝茶,也很有膽開口要茶喝,所以讓伯公樂得每次都還會特地為他多泡幾壺茶,放涼裝瓶,讓沐爺外帶回家。
有吃又有拿,真的太感謝了。

我也很喜歡讓沐爺接觸這樣的環境,讓他接觸有豐富人生經歷的長輩。
順便也讓他了解一下、感覺一下,當一群人在聊天時是什麼樣子?
一起聊天的人會很多,但一次就只能有一個人說話。
沐爺也能參與發言,長輩們會容許孩子無忌憚的童言,但也會給予他成熟的指導。
2599b6ccdfca48289d6b9b08af8c556d.jpg!hd

當一群長輩在聊天與一群孩子在聊天,其中的話題與應對方式是不一樣的,不知道沐爺有沒有感覺到呢?
長輩們談話的內容,也許是喜,也許是憂,大部分會是生活瑣事,是我們真真切切在面對的事情,跟孩子們聊卡通聊玩具是不同的。

面對自己的生活,不要只沉醉在沒有真人的世界,是我想要給沐爺的一種感覺。
面對長輩們時能無所忌諱、敢於應對、知所進退,也是沐娘希望沐爺能培養的人格。

和長輩們一起喝老人茶,也讓沐娘學會了一些事情。

就以喝茶為例,一些家裡常會招待客人的家庭,或是有做生意的人家,常由男主人泡茶、斟茶。
桌旁,就會放上女主人切來的水果或是點心,邀客人們享用。
一開始,沐娘看見長輩幫我倒茶,總覺得不太好意思;而沐爹也總是拿了個茶點就分沐娘一起吃,吃人家的東西,我也覺得頂不好意思地。
沐爹知道沐娘習慣歹勢東歹勢西後,就跟我說:人家請,你就吃。
後來我才漸漸體會,主人家倒茶請吃東西,我們作客的品嘗,然後分享對食物的想法,是一種基本的互動。
這樣,大家才有個基本話題。
而吃主人家特地準備的待客茶點,也是種禮貌,因為如果客人不吃這些茶點,主人在送客之後還要處理,這對人家來說反而是種麻煩。
所以對於人家招待的食物吃喝無顧忌,才是讓人喜歡的客人。
好吃不好吃都說一聲,茶香茶澀都認真品嘗,這樣才能讓主人覺得泡茶給我們喝值得,茶才會一壺泡過一壺。

在這段沒有媽媽在身邊的日子,雖然一開始沐爺哭得很慘,但後來他也學到很多在沐娘身邊學不到的事物。
我一直很想幫沐爺拼湊起這一段歲月,因為,等沐爺長大,這將會是被他遺忘的那一段。
這其實也是沐娘希望沐爺體驗的生活。
沐娘一直很希望沐爺能跟著大人去見見世面,提早了解他將來要面對的世界。
反正不論孩子將來書讀的怎麼樣,都要面對社會,那倒不如先學會怎麼面對社會後再學怎麼讀好書。

在沐娘青澀的年歲時,也由於對現實社會的無知所以徬徨無助,沒能勇於追求自己的夢想。
但我現在懂了,也重新開始追求自己的夢想。
現實社會中有苦有樂,理解了就能接受,沐爺不該是活在溫室中的花朵,吹風淋雨的環境才是他要生活的地方。
曬過太陽的竹筍會苦,但也因此才會綠會挺拔。
這些人,都是沐爺生命中的太陽,謝謝大家在這段時間的照顧,沐爺吸收陽光後,他就會成長。

其實這篇文章沐娘過完年時就想寫了,不過忙著照顧孩子,所以就放著,直到前一陣子發生了小燈泡的事件,才讓我又把這篇未完成的紀錄翻出來整理。
算是告訴自己,這個社會不冷漠,也同時感謝這些幫沐娘照顧沐爺的人們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沐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